儿童教育 教育儿童少儿最重要的是理解发展的社会情感读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儿乐博体育童成长心理学: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2023-09-10 00:15:49
原文发于:儿童教育 教育儿童最重要的是理解儿童,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读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经典著作之一,从个体心理学中的人格统一性和整体性出发,引用了许多具体的案例,讨论了人类发展的过程、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根源、儿童进入新环境时所面临的考验、儿童应该受到的性教育方式、儿童教育中的失误等问题。
在本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结合自己多年来为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历,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深入地剖析了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涉及自卑情结、社会兴趣、环境的变化、在家庭中的位置、对性别角色的认识等方面。
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批判了遗传决定论的观点乐博体育,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一位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和佛洛伊德是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核心人物,后因佛洛伊德过分强调性本能而与他决裂,阿德勒对社会动机与意识思考的强调更甚于性冲动本能与潜意识的历程,于是自创“个体心理学”),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位反对佛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
他的代表作有《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理解人性》、《理解人性》、《自卑与超越》、《神经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心理补偿的研究》等等。
科技园爸爸下面就《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中主要观点与各位爸妈们分享交流。
阿德勒在引言中提出, 指引儿童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成人的无知。因此,要成人去理解儿童,并以恰当的知识引导儿童,难上加难。我们的精神总是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努力和前进的。从婴儿早期开始,儿童就不断努力,以求发展,这种努力是由追求伟大、完美、优越这一目标所推动的;这一目标虽然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但却无处无时不在产生影响。
所有儿童都天然地具有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促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自己当前的处境,以消除自卑感。对当前处境的改善会降低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也许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补偿。
自卑感有可能促使个体取得实际的成功,但也可能只导致纯粹的心理调适,使个体和现实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远。自卑感和力争优越是人类生活同一基本事实的两个阶段,因而是彼此依赖、不可分离的。
阿德勒发现,有些儿童因为极度的自卑而产生了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因为这种不满足来自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因此并不会使儿童做出有效的行动,反而会使他们一事无成。
进入学校后,儿童会遭遇最早也是最严厉的考验之一。对于儿童来说,学校是全新的情境,因此,进入学校能检验儿童为应对新情境进行了怎样的准备,特别是面对陌生人的准备。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家庭和更广的现实世界之间的中介和纽带,学校不应仅仅传授书本知识,还应教给儿童如何生活的知识。在家庭中没有学会如何与他人接触和相处的儿童进入学校时会与环境格格不入,因而被别人认为是怪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趋势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会因此阻碍儿童的正常发展,使他们成为行为问题儿童。
儿童开始在学业上失败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与其说这一危险信号显示的是学业上的挫败,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挫败。这意味着儿童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们开始变得沮丧,逃避有益的、正常的活动,总是寻求其他能获得自由和成功的方式。
儿童不再按社会设计的方式发展,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获得优越感,以补偿其自卑感。这些方式往往能使个体快速获得心理上的成功和满足,对于受挫的个体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当人们不再遵守已确立的社会习俗,而是抛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破坏社会规则时,往往比遵循现有的社会规则更容易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自我,并获得征服的快感。但不管个体表现出来的行为有多么的大胆和勇敢,如果他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获得优越感,通常表明其内在是懦弱和脆弱的。这些人往往只尝试做自己有把握获得成功的事情,以充分展示其优越性。
阿德勒认为,儿童的各种小动作会暴露出他们的脆弱感。人们习惯于对这些儿童说:“不要总是靠着东西。”事实上,这里关键的问题不是儿童靠着东西这个动作,而是他总需要有东西来支持他的这一心理需求。
每一个行为和动作似乎都是儿童生活和人格的一种表达,不了解隐藏于背后的儿童生活和人格的整体,我们就无法准确理解单个的事件和行为。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阿德勒认为大多数心理学流派都忽略了人格统一性这一事实;或者,即便没有完全忽略它,也没有给予它应有的重视。在心理学理论或精神病治疗技巧中,人们把某一特定动作或表现单独拿出来研究,似乎它是独立的实体。这些单个动作或表现有时被称为情结(complex),这一做法的前提假设是人们有可能把单个动作从个体的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但这种分离是荒谬的。
学校应该学会将儿童看成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看成是有待培养和发展价值的人;同时,在判断特定事件时要具有心理洞察能力,不把这些特定事件看成是孤立的,而是看成人格的统一表现。
一个13岁的男孩,他有一个妹妹。5年以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享受着家人所有的照顾。后来,妹妹出生了。以前家里所有人都会尽力满足他的一切愿望,母亲毫无疑问很宠爱他。男孩依赖性很强,也很固执,而妈妈性情温和、善解人意,总是尽量满足男孩的一切愿望,即使有些愿望稀奇古怪、不合常理。
但是,男孩有时会做出粗野的、威胁性的行为,这令妈妈非常烦恼。妈妈和儿子的关系变得有点紧张,主要表现是男孩总是试图欺压妈妈,如命令她干这干那,嘲笑她。总而言之,只要有机会,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以令人讨厌的方式使自己处于被关注的中心。
妈妈对儿子的行为感到非常苦恼。但除此之外男孩并无其他特别坏的表现,她妥协了,还是帮助他整理衣物、给他辅导功课。因此,男孩充分相信,不管他陷入什么麻烦,妈妈总是会帮助他渡过难关的。
8岁之前,他在学校的表现也不错。但他8岁那年,妹妹出生了,家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使得他与父母的关系变得糟糕。他完全自暴自弃,对个人卫生也毫不在乎,甚至大小便都无法自控,这使妈妈抓狂。
当妈妈没有满足他的愿望时,他就会撕扯妈妈的头发。他总是掐妈妈的耳朵或抓她的手,不让她有片刻安宁。他一直以这样的方式与人相处,当妹妹长大一点,他又把这一行为模式更多地用到妹妹身上,妹妹很快就成为他攻击的目标。
男孩很快就发现他处境堪忧。人们不再喜欢他,他在学校没有进步少儿教育,但他的行为方式仍然没有改变。他不断地骚扰别人,这种行为完全成为他人格特征的表现形式。那么,会有什么后果呢?只要他骚扰别人,就会马上受到惩罚。他父母要么收到他糟糕的成绩单,要么接到投诉信。
最后,他被学校劝退,因为他不适合学校生活。男孩可能是最开心的人,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的这一态度又一次说明了他行为方式的逻辑一致性。这种态度当然是不对的,但一旦他这样认为,就会一直表现出来。他最根本的错误在于,他一直想让自己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如果说他应该为任何错误而受到惩罚的话,就是他的观念、目标设置出现了错误。
阿德勒分析认为,当儿童遇到他没有准备好的情境,在抗争的过程中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时,他就可能变得邪恶。这个男孩生活中最强烈的愿望是让妈妈为他服务,并且只为他一个人服务,他所有的行为都是被这一愿望所驱动的。
在这一心理模式的驱动下,所有的事情都有可能聚集到这一点:我必须控制妈妈,我必须是唯一占有她的人。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之中,人类普遍具有维护自我的强烈冲动,我们无法消灭这种冲动。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担心自己被别人看低,加上有时没有把握和自卑的情绪,使人类总想达到更高的水平,以获得补偿,变得完整。
自我证明愿望特别强烈的儿童经常会产生嫉妒的情绪。这类儿童容易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希望他们的竞争者遇到各种倒霉的事情;有时候不仅仅是希望,还会伤害对手,给对手制造麻烦,甚至时不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犯罪特征。
我们要培养儿童的勇气、恒心和自信,让他们认识到,失败只不过是需要处理的新问题,而不是阻挠前进的障碍。如果老师能认识到孩子在哪方面的努力是无效的,也能识别孩子在开始时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儿童就更容易认识到这一点。
优秀的、细心的教师在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就能看出很多的问题。因为很多孩子一进入学校这个新的环境马上就会表现出受宠儿童的所有症状,对于他们来说,新环境是最痛苦、最令人不快的。这些儿童缺乏和其他人接触的经验,因此,能交到朋友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关键。如果儿童在上学之前具备了与他人接触的知识,情况就会好很多。
在家里被宠坏的儿童缺乏专注力,他们是不可能马上专注于学校的各项任务的。他们更渴望留在家里,而不是上学,事实上,他对学校不会有“感觉”。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他憎恶学校的迹象。
父母或教育者必须做的是把这种努力引入有意义的、富有成效的活动中,确保这种努力有利于促进儿童精神的健康和快乐,而不是引发神经症和各种疾病。对儿童的教育应该使他们具有社会情感(social feeling)或对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 sense of solidarity with the community)。
阿德勒认为,很有必要教孩子如何看待生活——生活不是一系列毫无关联的事件,生活中所有的事件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有一条连续的线索贯穿其中。每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不能单独从个体整体的生活背景中抽离出来,都必须与之前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
追求卓越的方向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在进一步讨论两者的差别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种表面上与我们的一般理论相悖的行为——懒惰。
从表面上看,懒惰行为与所有儿童都天生具有追求卓越的动力这一理论相矛盾。实际上,这是因为懒惰的儿童受到了太多斥责和批评,因而丧失了追求卓越的动力,不再雄心勃勃。
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懒惰的孩子,就会发现一般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懒惰的孩子也具有一些优势。
例如,他不用承担别人对他的期望;他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时会被谅解;他不努力,因此装出不在乎、懒惰的态度。但是,懒惰经常能使他们处于关注的中心,因为父母发现他们必须关注这个孩子。
这些儿童表面上的无能和没有取得成就往往被归因于他们的懒惰。人们很少责备他们的无能,相反,家人总是对他们说:“如果他不懒的话,有什么事做不成呢?”而儿童也满足于这一说法,认为只要他们不懒,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这对于没有自信的儿童来说是一种安慰。这是一种成功的替代,不但儿童如此,成人亦然。
懒惰的儿童就像走钢丝的人在钢丝下加了一个网,当他们摔下来的时候,也是轻轻的,不会太重。懒惰儿童受到的批评比其他儿童受到的批评更温和,对自尊的损伤也更小。因为被认为是懒惰总比被认为是愚蠢要好,也没那么痛苦。
每个个体都努力追求卓越,同时又怀有自卑感。我们努力追求卓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我们试图成功超越当前的处境,以克服自卑感。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性格特征是最重要的。在学校不善交际的儿童更有可能来自那些没有多少人际交往的家庭。
大多数虚弱、残疾、丑陋的儿童都有强烈的自卑感,这一自卑感通常以两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要么胆怯羞涩,跟人说话的时候畏缩、退却;要么咄咄逼人。
这两种行为方式看起来毫不相干,但可能源于同一原因。在努力获得认同的过程中,这些儿童要么说得太少,要么说得太多,从而暴露了其自卑的内心。
决定儿童发展的既不是天生的能力,也不是客观的环境,而是儿童对外部现实及其与自身关系的理解。
儿童身体健康并不能保证其精神一定是健康的。一方面,如果儿童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的生理缺陷,他们的精神也可能获得正常发展。
儿童能否使用数字是重要的迹象。数学是少数几个能给予人安全感的知识领域。数学是观念的运算,通过数字,数学使周围环境中混乱的因素变得井井有条。具有强烈不安全感的人通常数学都不好。
写作能给人以安全感,因为写作是声音的文字表现形式,只有具有内在知觉的人才会喜欢写作。绘画使转瞬即逝的光影印象变成永恒。体操和舞蹈通过对身体的自由控制而使人获得生理上的安全感。
所有粗暴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脆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有粗暴行为的。这些不听话的儿童经常很脏,粗心大意,喜欢咬指甲、挖鼻孔,而且非常固执。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并且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这些行为只是表明了他们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懦弱的人。
最重要的是理解儿童,避免犯错,并不断鼓励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其社会情感。父母指责儿童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因为这会使他们完全丧失信心。溺爱儿童会使儿童严重依赖别人,总是依恋某一个人。父母既不应该过于乐观地讲述现实,也不应过于悲观地描述现状。父母的职责在于使儿童尽量作好生活的准备,使他们能自食其力。没有学会如何克服困难的儿童会逃避所有困难,这使得他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狭窄。
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使他们通过推理从经验中学习,这样,引导儿童行为的就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限制,而是对事实的推理。
儿童和成人普遍存在另一种倾向,即与他人联合、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评价自身的意义。追求个体卓越和关心社会具有相同的人性基础。两者都表现了人类渴望被肯定的欲望,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他们不同的表现形式隐含了对人性的不同判断和假设
阿德勒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社会情感总是表明个体存在生理上的弱点,无法离开群体独立生活。因此,也许人类形成社会情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类个体的无助及其婴儿和儿童时期发展的缓慢。
没有社会情感,人类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是难以想象的,如理解力和逻辑能力的增长。一个绝对独居的人是没有必要有逻辑的,或至少不需要具备比其他动物更高的逻辑能力。另一方面,人总是在和他人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使用语言、逻辑和常识,必须发展或获得社会情感,这是所有逻辑思维的最终目标。
个体心理学试图证明,在儿童所犯的每一个错误中都能看到环境的影响。例如,儿童的混乱无序总是因为有人把他的东西整理得井然有序,撒谎是因为专制的成人总想通过严厉的方式来纠正他们说谎。甚至通过儿童吹牛皮也能发现环境的影响。这些儿童通常更关注自己能否受到表扬,而不是成功完成任务。
3、年幼的弟弟妹妹比哥哥姐姐一般更积极,也更有进取心。老大通常更加保守和依赖权利规则。
家里的老大在一段时间内有独生子女的独特地位。第二个出生的孩子就不可能有这种经验。最小的孩子会经历很多其他儿童不曾经历的事情,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他是家里最小最弱的。这些情境会有多种变化形式。
年幼的儿童这时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他们能感受到这种不利。为了弥补这种自卑感,这些儿童可能更加努力,以超越哥哥或姐姐。当年长的儿童取得正常的进步时,年幼的儿童被激励作出更大的努力,以赶上哥哥或姐姐。结果,年幼的儿童一般更积极,也更有进取心。
老大总是记得当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的时候在家里的有利地位,认为弱者抢夺这一地位是很不公平的。事实上,家里的老大通常性格比较保守。他们信赖权力、规则和不可违反的规律。他们倾向于坦然接受专制,不会有任何歉意。因为他们曾经拥有权力,因而认为权力非常重要。
阿德勒提到,儿童的生活方式通常来说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在5岁之前,他必须形成社会情感和社会适应所必需的灵活性。到5岁的时候,儿童对环境的态度通常已经能够固定。
阿德勒提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某一套规则或准则,这些规则或准则会控制其行为,决定了儿童对各种情境的反应。当儿童年幼的时候,只有极少的迹象能表明他正在建构的、引导他将来行为的特定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多年的训练,这种行为模式会逐渐固定下来。他对外界的反应也不再客观,而是基于他对过去所有经验的无意识解读。
当儿童对特定的情境或自己处理某些困难的能力形成了错误的理解,这一错误的判断会决定他的行为,除非纠正原初幼稚的错误解读,否则再多的道理或常识都无法改变成人的行为。
阿德勒分析,表现很差的孩子强烈渴望优越感,想掌控其他所有人,想利用自己的力量去统治环境。他经常在家里大喊大叫,吵闹不休。相反,另一个孩子安静、谦虚,是家人的宝贝,被作为榜样和楷模。父母没法解释,为什么在同样的家庭里,孩子的表现会有天壤之别。
通过考察,我们明白这是因为表现好的孩子已经发现,自己优秀的表现更能得到家人的认可,从而在与兄弟姐妹的竞争中取胜,事实确实如此。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当两个孩子之间存在这样一种竞争关系时,第一个孩子想要通过更好的表现来超过第二个孩子的希望是渺茫的,所以他就从另一个方向来超越,也就是尽量淘气。
阿德勒认为,根据经验,淘气的儿童有可能转变成比他们的兄弟姐妹更优秀的儿童。渴望超越的强烈愿望有可能通过两个极端的方向表现出来。
永远不要粗鲁地对待儿童,而应不断地鼓励他们,不断地跟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使他们不在现实和自己的幻想之间制造鸿沟。
阿德勒认为,重要的不是儿童取得的分数,而是这些分数所表明的儿童的智力、兴趣及关注的能力等等。学业考试虽然和智力测试等科学考试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但解读的方式应该是一样的。
科目的教学应该是有趣、实用的。数学(包括算术和几何)的教学应该和建筑物的风格、结构及里面能住多少人的问题联系起来。在一些先进的学校里,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知道如何把科目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他们和儿童一起散步,发现他们对有些功课兴趣浓厚,对另一些功课却兴趣一般。于是他们尝试把一些科目结合起来教学。例如,他们把有关某种植物的教学与植物历史、国家气候等科目的教学结合起来。
如果教师能教同样的学生2、3年,甚至4年,这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有利的。这样,老师就有机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就能够找到每个学生生活方式中的错误所在,并更正这些错误。
对于特别聪明的儿童,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课外的东西,如绘画、音乐等,这比跳级要好得多。这些聪明的孩子学到的课外知识和技能对全班都是有利的,因为这能促使别的儿童去学习。让班级里优秀的学生跳级是弊大于利的。但也有人主张,我们应该促进杰出的、聪明的学生的发展。聪明的学生能促进整个班级的进步,使班级发展的动力更强。
教育者或老师永远都不应该认为他是儿童唯一的教育者。外部环境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并直接或间接地塑造儿童,
家庭环境是儿童学会合作的第一场所。在孤立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儿童会在家人和其他人之间划一道鸿沟。他们觉得家庭与外面的世界是隔绝的,认为外部环境都是不友好的、充满敌意的。
2、儿童在3岁的时候就应该能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对于陌生人的出现不再恐惧不安
否则,在将来的生活中儿童会非常害羞、难为情,与人交往的时候很不自然,对人会有敌对态度。被宠坏的儿童一般都具有这一特征,这些儿童总是想“排斥”其他人。
如果父母能及早更正儿童的这些特征,在将来的生活中儿童会少很多困难和麻烦。如果儿童在3岁或4岁前受到了非常好的养育(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玩耍、如何参与集体活动),他将来不但不会害羞、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会患上神经症甚至精神错乱。只有那些生活孤僻、对他人不感兴趣、不知如何与他人合作的人才可能发生精神错乱或患上神经症。
父母不但有责任教儿童阅读、写作和算术知识,还有责任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成长中不会面临比其他儿童更大的困难。
因此,如果父亲嗜酒如命或脾气暴躁,他必须记住,他的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儿童。如果父母婚姻不幸福,经常吵架,受伤最严重的也是儿童。
阿德勒建议,父母应该给予所有的儿童更多的勇气和自信,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要让儿童明白困难不是不可逾越的阻碍,而只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